首頁 >> 旅美資訊
律師介紹
attorney join in
旅美資訊

科技、人才和教育——旅美三十載經驗談
流覽次數:2398     添加時間:2009/8/26

        經過20多年的蓬勃發展,中國人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理智、自信、充滿活力的亞洲大國的和平崛起。從神州五號的飛天夢圓,到2008年相聚北京的奧運之約,從每年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民儲蓄,到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在這些鼓舞人心的事實當中,我們看到了中國巨大的市場前景、開明的治國方針以及勤奮、向上、堅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新世紀的中國正處在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是僅僅像亞洲四小龍那樣在經濟上取得成功,成為亞洲最大的經濟體,還是在成功的基礎上向卓越邁進,全面接近或超越美國的科技、教育和國民收入水平,成為新的世界強國呢?其實,成功和卓越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只要我們解決好了科技、人才和教育這三個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中國就有可能在新的世紀裏創造出新的輝煌。

      在過去的32年裏,我一共在美國學習、工作和生活了30年。30載的旅美經曆,讓我深深體會到:美國的成功得益于美國良好的科技、人才和教育環境,中國只有在這幾個方面虛心向美國學習,才能真正從成功走向卓越。在本文中,我願意結合自己的旅美經曆,與大家一同分享美國在科技、人才和教育發展中取得的成功經驗。

美國的優勢

     美國之所以能在20世紀裏一舉發展為世界上最大的超級強國,這主要是因為美國建立了一個以人才為中心的良性循環機制。在美國,政府為教育和科研投入了大量經費,不遺余力地為人才成長創造良好的氛圍;從教育、科研機構走出的大批人才帶著大量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進入了美國大大小小的企業,幫助企業生產出最具競爭力的產品;在全球化的經濟模式和客戶至上的經營理念指引下,美國企業向全世界的客戶銷售產品,並由此創造出大量的財富;企業和國民的富足也必然導致美國政府收入的增加,這反過來又切實保障了政府對教育和科研事業的持續推動。

     由此可見,美國的優勢是全方位的優勢。在美國,一流的教育創造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創造一流的科技。正是有了一流的科技,美國才能在短短的兩百多年裏,從一個移民國家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以IT產業為例,1980年代初期,PC機和DOS等操作系統在美國誕生,它們催生了電子表格、文字處理等應用形式,這不但使計算機真正成為了人們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也幫助IBM、微軟等企業創造出了可觀的財富;隨後,鼠標、圖形用戶界面、局域網等技術推動了桌面出版、企業應用等相關領域的發展;1995年到2000年間,HTTP、HTML、SMTP、XML、SOAP等Internet相關技術及浏覽器、電子郵件等應用為全球IT產業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今天,語音和手寫識別、嵌入式設備、無線網絡、Web服務等一大批先進技術方興未艾,一大批先進的企業正致力于利用這些新技術創造更多的產品和財富。從1980年至今,每一種新技術的誕生和發展都引發了產業環境、高新企業和IT產品的重大變革,每一次的變革也都有效地擴大了IT產業規模,創造了新的市場機會和新的財富。目前,全球的IT產業已達到了每年2000億美元的規模,而美國憑借其無與倫比的科技力量,始終在IT領域處于領跑者的地位——這顯然應歸功于美國在科技、人才和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巨大優勢。

美國的科技優勢

科研體制

      科技優勢來源于成功的科研體制。美國的科研體制在產業、高校、國家等不同的層次上都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在產業科研方面,美國企業始終貫徹的一個基本准則是:重要的不是創新,而是“有用的”創新。也就是說,美國企業在科研時非常注重從最終用戶的需求出發,研發有針對性、可以被市場接受的產品,沒有哪個企業會脫離市場需求,純粹為了“創新”而創新。我曾經到一所大學做過一個演講,那所大學有個慣例:每個演講者講完後都要給學生留下一句話,這句話將被刻在木牌上作為該校的警句。我當時講的就是“重要的不是創新,而是‘有用的’創新”這句話。我的意思是說: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事情比較新,沒有人做過,就一窩蜂都去做它;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們應當先了解它能為用戶和企業提供什么實質性的幫助。

     在高校科研方面,美國高校奉行的是匿名評審、公私分明的項目審核和成果評價制度。一個研究者的工作業績既不取決于他的名氣、地位,也不取決于他的人際關系,而是看他的研究成果有沒有科學或技術上的價值。通常,研究者匿名向專家組提交課題或項目申請,專家組用匿名的方式評估其合理性,研究完成後仍由專家組匿名評估研究結果的優劣。我曾有過多年的語音技術研究經曆。美國剛開始研究語音技術時,總是你說你的設計合理,我說我的方案出色,沒有客觀的評估標准,技術的可信度也隨之降低了。這時,美國的一個研究機構就主動要求所有利用該機構經費研究語音技術的人都必須每六個月接受一次該機構的評審,評審時使用的數據對所有研究者保密。在這樣一種客觀的評價機制下,每種技術的優劣就一目了然了。

     此外,美國的高校科研和產業科研之間有嚴格的界限,研究人員極少從事既為高校科研服務也為企業科研服務的橫向科研工作。在美國高校的研究人員看來,研究就是研究,不能和產品、盈利等商業概念混淆。在美國高校中,每一份科研經費都是非常神聖和嚴肅的,只能用在相關的項目中。與此同時,教授或學生也可以在研究之余,從事具體的、與企業經營相關的產品開發工作,但類似的工作必須與高校科研劃請界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科研工作的質量。

     在國家科研方面,美國的國家實驗室等國家一級的科研機構都有大師級的專家主持制定科研方向和科研課題。在此基礎上,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推動風險高、普通企業無力承擔但具有戰略意義的項目,這些項目所產生的科研成果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主流商業平台。在這方面,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是Internet的誕生和發展。Internet最早是由美國國防部主持研發的分布式網絡模型。在大範圍普及之前,Internet首先在軍事、科研、教育等機構中取得了人們的認可。隨著美國越來越多的大學和研究機構連入Internet,相關的技術和產品也飛快地發展起來。這一切都為Internet在過去十多年中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網絡平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科技轉移

     平滑而高效的科技轉移也是美國獲得科技優勢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工作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研究工作鼓勵冒險不懼怕失敗,鼓勵研究者擁有長遠的目標和規劃,做長期投資;而產品開發工作則更多地考慮眼前的利益,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滿足客戶的需求。通用電器公司的董事長曾經說過,我們只有一個使命,即理解我們的顧客,並以比其他公司更快的速度滿足顧客的需要。這其實也是所有科技企業在從事產品開發時都始終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因此,研究機構發展科技,生產部門制造產品,研究人員通常都是“思想家”,而產品開發人員更多的是“實踐家”。這兩類工作和兩種技術人員之間的差別非常明顯,如果我們希望更好地促進研究成果向實際產品的轉移,就必須在保持它們各自特色的基礎上,為它們的協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例如,當一個企業既擁有研究部門,又擁有生產部門時,這兩類部門之間就要保持嚴格的分工和明確的界限,同時,它們也必須緊密合作,協同配合。微軟公司在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微軟既擁有微軟研究院這樣專門的研究部門,也擁有相當多的產品開發部門。為了促進研究成果的轉移,微軟鼓勵研究人員充當新技術的推銷者,向產品部門推銷科技成果,同時也鼓勵產品部門把用戶需求和產業發展態勢及時反饋給研究部門。比爾•蓋茨最近在一次演講中說,微軟公司要做兩類事情,一類是滿足用戶現在的需求,另外一類是滿足用戶未來的需求。這表明,微軟公司已經將科研和開發視作了公司發展的兩條主線。事實上,微軟既為兩類不同的機構制定了共同的目標,建立了溝通渠道,也嚴格劃清了二者的界限,為不同類型的機構制定了不同的考評制度。同時,微軟也允許並鼓勵人才在兩類機構間轉移和流動。例如,我和張亞勤就被先後從微軟亞洲研究院調入了不同的產品開發部門,這是研究人才向開發或管理人才轉移的例子,相應的,微軟公司內還有許多從產品開發部門進入研究院從事研發工作的例子。現在,微軟研究院每年都會向產品部門輸出大量科研成果,這些成果大多都被應用到了微軟公司各類成功的軟件產品上。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也是企業在科研和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的重要基礎。美國大多數成功的企業都擁有優秀的企業文化。

    微軟公司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形成了開放的、先進的、富有微軟特色的企業文化。例如,微軟在技術研發上堅持“樂于迎接重大挑戰,從長遠出發不輕易放棄”的精神。以Windows NT的研發過程為例,微軟在研發Windows NT產品的最初幾年中,並沒有從該產品身上賺到多少錢。但比爾▪蓋茨堅信,微軟需要一個比Windows 3.1、Windows 95更為穩定和安全的操作系統,以進軍企業計算市場。在這一信念的支持下,微軟公司的技術人員通過不懈的努力,終于使Windows NT及其後續版本Windows 2000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沒有堅持“從長遠出發”的原則,微軟今天在全球服務器市場上就不會有任何收獲。

      “對客戶、合作夥伴和技術充滿激情”是微軟公司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微軟的員工將工作視為一種樂趣,在工作中時刻充滿了激情。同時,微軟員工將客戶和合作夥伴放在第一位,竭誠為客戶和合作夥伴服務。微軟清楚地知道,技術只是為客戶和合作夥伴提供服務的手段,公司應重視和鼓勵技術創新,但不能脫離客戶,僅僅為了創新而從事技術研發工作。微軟公司對每個員工的評價體系也是基于這一原則制定的,在每年的員工考評過程中,公司都要具體地考察員工為客戶、合作夥伴或公司的技術積累做了哪些實際的貢獻。

      微軟公司的企業文化強調員工應具有責任心,“為結果、承諾和質量負責”。每個員工在工作中都應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並為該目標負責,如果達到目標,就可以接受公司的褒獎,如果沒能完成目標,就應當接受相應的懲罰。在微軟,員工在開發產品上都有一種永不知足的精神,他們總是覺得產品還有可改進的地方,不能只滿足于“足夠好”,而必須達到“非常好”,這也是微軟能始終保持成功的原因之一。

      “永不自滿,永遠追求卓越”,這樣的企業文化提醒所有微軟員工時刻保持一種自我批評的勇氣和精神。我有一次在北大演講,題目是“如何做一個演講”。演講結束後,有位同學問我:“你能評價一下自己哪裏講得不好嗎?”我至今仍對那位同學和他睿智的提問記憶猶新,他的問題提醒我,只有勇于自我批評的人,才能在別人面前有足夠的說服力。比爾?蓋茨就是這樣一個善于做自我批評的人。例如,有一次比爾•蓋茨從印度回來後,說印度某公司在電子政務領域走在了微軟前面,他要求微軟公司的相關部門向印度公司學習。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永不自滿的領導,微軟公司才在軟件研發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美國的人才優勢

以人為本

     在信息時代裏,人才的價值尤為重要。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工業時代裏,一個優秀技工和一個普通技工的收入差異不會很大,但在信息時代裏,一個高級程序員和一個普通程序員的收入差異可能高達五至十倍。微軟公司剛起步時,比爾?蓋茨為早期的微型計算機編寫BASIC語言解釋器,他寫出的解釋器可以在64KB或更小的內存中運行,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比爾?蓋茨的天分造就了後來的軟件巨人——微軟公司,比爾?蓋茨的成功充分說明了人才對于信息產業的重要性。

      美國社會堅持以人為本的用人理念,幾乎所有高科技企業都把人才視為自己最可寶貴的財富。例如,微軟公司總裁兼CEO史蒂夫?鮑爾默就擁有一本獨特的《人才報告》,該報告中羅列了微軟公司600余位高級人才的背景、履曆、工作記錄和考評結果。史蒂夫?鮑爾默經常在入睡前翻看這本《人才報告》,以便研究每位高級人才的長處和不足,為他們在公司內的發展設計最好的路徑。

任人唯賢

     美國企業強調任人唯賢。在此方面,微軟的成功經驗包括:鼓勵管理者雇傭比自己更強的人才;使用嚴格的人才錄用和評估過程;對所有員工一視同仁,領導堅持以身作則等。這些行之有效的用人制度切實保證了微軟能夠將全世界最優秀的IT人才彙聚在公司內,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IBM著名的深藍計算機的設計者許峰雄博士此前加盟微軟公司。許峰雄博士是我的好朋友,我追蹤他至少五年了。逢年過節時,我總會給許峰雄博士打電話,聊一聊他的近況,探聽一下他的想法。最終,當我知道他想離開IBM時,就果斷地邀請他到微軟來。在微軟,許多人都像我一樣主動從事發現人才、跟蹤人才和吸引人才的工作。

人盡其材

       微軟公司鼓勵公司內部人才的流動和發展。史蒂夫?鮑爾默就對每一個中層管理者強調,你們管理的人才不屬于你們自己,而屬于整個公司。當發現某個人適合新的崗位時,史蒂夫?鮑爾默會直接躍過他的主管領導,做出人才調動的決定。微軟其他的各級管理者也都遵循類似的人才使用方式。這樣一來,微軟公司內部的人才流動比較頻繁,優秀的人才大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微軟公司還專門為人才的發展設計了“雙軌道”機制。在一般的公司裏,當一個員工表現非常出色時,領導會讓他在管理軌道上發展,先做經理,然後做總經理,再做副總裁,等等。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從事管理工作,有的人就希望在技術的道路上鑽研下去。為此,微軟公司既允許優秀員工在管理軌道上發展,也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在技術軌道上發展,甚至還允許員工在某個軌道上嘗試失敗後,轉入另一軌道發展。例如,微軟公司就擁有二十多位資深工程師,他們在公司的地位以及他們的收入都和從事管理工作的副總裁不相上下。這樣的“雙軌道”政策從制度上保證了人才發展道路的多樣性,有利于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多元化的人才體制

     美國的人才體系是多元化的,在美國的企業中,不同類型的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獲得足夠的發展空間。例如,在微軟這樣的軟件企業中,研究人員、工程人員、架構人員、測試人員、支持人員、可用性保障人員等不同工作角色協作完成項目研發任務,管理人員、業務人員、市場人員和流程控制人員等各類人才共同保證公司管理和經營的正常有序。在微軟公司裏,不同的人才都能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

啟發領導力

     領導是一種特殊的人才。美國企業在培養領導人才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一般說來,所有領導都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包括高智商、科技和專業知識、商業頭腦、執行能力、戰略能力、經驗等。但要成為一位真正的領導,僅具備這些基本素質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擁有誠實守信、樂于溝通、主動熱情、自我批評、終身學習等價值觀。舉例來說,一個領導在工作中應直接了當地與人溝通。例如,在開會討論問題的時候,某個人說我有一個新的想法,能夠改進公司現有的產品。如果你不同意他的想法,就該當面提出來,不能一面在會上人雲亦雲地點頭稱是,一面在會下對別人說:“那個主意並不怎么樣,我會上只是不好意思批評他罷了。”這種溝通方式是非常危險的,它既會降低工作效率,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誤解。

      在擁有了上述價值觀的基礎上,為了成為優秀的領導,我們還需要有出色的人際交流能力(團隊精神、溝通表達和與人相處等)和良好的情商。情商是領導能力中的重要方面,主要是指那些與認識自我、控制情緒、激勵自己以及處理人際關系等相關的個人能力。在情商所描述的各項能力要素中,自覺、自控、同理心和社交影響力是四種對現代人的事業成敗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因素。美國有一個著名的調查,調查者采訪了188家公司的所有領導,測試了他們的情商和智商,然後跟蹤並記錄了他們在事業方面的成就。該調查發現,情商對一個管理者成功的影響力比智商重要九倍。這充分說明了情商對于領導人才的重要性。

      著名企業管理學家吉姆?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通過大量的案例調查和統計分析指出,一位領導者要想從優秀上升到卓越的層次,就必須努力培養自己在“謙虛”、“勇氣”和“毅力”這三個方面的品質。

     謙虛使人進步。許多領導者在工作中唯我獨尊,不能聽取他人的規谏,不能容忍他人和自己意見相左,這些不懂得謙虛謹慎的領導者也許可以取得暫時的成功,但卻無法在事業上不斷進步,達到卓越的境界。比爾?蓋茨就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他經常在演講結束後,請撰寫演講稿的人分析一下他的演講有哪些不足之處,以便下一次改進。

     成功者需要有足夠的勇氣來面對挑戰。任何事業上的成就都不是輕易就可以取得的。一個人想要在工作中出類拔萃,就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必須正視事業上的挫折和失敗。我此前在一家公司工作時,曾主管一個技術團隊,當時,我心裏清楚該團隊的成員素質不符合公司發展的需要,我應當解散這個團隊。但起初我沒有勇氣這樣做,因為這個團隊的人大多是我親自挑選的,解散他們就意味著承認我自己在人才選拔時的錯誤。但最終,我還是下決心解散了它,新組建的團隊也很好地完成了研發工作。結果,公司領導並沒有因此而責怪我,反而認為我勇于承認錯誤並勇于改正的做法非常值得贊賞。

     毅力就是指我們要堅持正確方向,矢志不移地完成既定目標。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一旦認明了工作的方向,就必須在該方向的指引下锲而不舍地努力工作。在工作中輕言放棄或者朝三暮四的做法都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前面提到的微軟開發Windows NT的例子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美國的教育優勢

優越的高等教育環境

    在全世界最好的大學中,70~80%是美國的大學。這一數字充分體現了美國在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美國的大學是精英彙聚的地方,是思想開放的社區和社會發展的引擎,也是經濟發展的催化劑。美國依靠著世界上最為優越的高等教育環境,不斷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到美國學習和工作。在微軟、蘋果等美國高科技企業中,你會看到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印度人、加拿大人、法國人、英國人等來自不同國家的優秀人才,這些國外的精英大多是被優越的教育環境吸引到美國來的,他們為美國的科技和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私立大學的貢獻

     美國高等教育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美國私立大學體制的靈活與高效。美國的私立大學有私人捐增基金的支持,並擁有自主的辦學方針和自己的辦學特色。在這樣的學府裏,領導團隊通常都由經驗豐富的教育人士組成,有出色的想法和靈活的決策機制。這一切使得私立大學成為美國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

     美國的私立大學都按照各自的辦學方針,努力發展特色學科。比如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科實力非常強,哈佛大學的商學院世界一流,而我的母校卡內基.梅隆大學的IT學科聲名顯赫,所有喜愛計算機的人最大的夢想就是到卡內基?梅隆大學讀書。

一流的師資條件

     美國的高等院校大多擁有一流的師資條件,彙集了眾多傑出的大師。這主要是因為,美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非常高,教授在美國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工作,其工作收入和社會地位都非常高。在麻省理工學院或斯坦福大學這樣的著名高校,一個教授的職位常常有上千人同時申請。同時,美國的教育機構也施行嚴格的師資評審制度,由同行對教師的資質進行客觀考評。在美國的高校裏,獲得一個終身制的教授職位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必須經過同行的嚴格評審。此外,美國高等院校在管理上強調對教育和基礎研究的專注,不鼓勵辦企業、經商等影響教學質量的行為。

靈活的教學方式

     美國的教學方式也非常靈活,教師和學生在直截了當的溝通中交流思想、學習知識。不管在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美國教師一般不會對學生進行大量知識的灌輸,而會使用實驗、案例、討論、互動交流等各種各樣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美國,教師鼓勵學生追逐興趣而不是追逐“熱門”。我剛進入大學時,想從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以後我才發現自己對它沒有興趣,學習成績也只在中遊。但我愛上了計算機,每天瘋狂地編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師、同學的重視。終于,大二的一天,我決定放棄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系已經修成的學分,轉入哥倫比亞大學默默無名的計算機系。若不是那天的決定,今天我就不會擁有計算機領域的成就,很可能只是在美國某個小鎮上做一個既不成功又不快樂的律師。

    在美國,教師還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學生在學習時大膽提出自己的設想和建議。我讀書時,曾提出過與導師的思路截然不同的技術方案。當時,我的導師說:“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他的鼓勵最終促使我沿著自己的道路獲得了成功。這種因人施教、鼓勵創新的教育理念再好不過地體現了美國教育思想的先進性。

中國的未來

  教育產生人才,人才催生科技,只有科技才能讓國家強盛。

  新的世紀是華人的世紀。在新世紀裏,中國應當虛心學習美國的成功經驗,同時保持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大力發展科技、人才和教育事業。只要堅持走這一道路,未來的中國就能在科技創新方面接近和趕超美國,並擁有大量的自主知識產權和世界一流的高等學府,實現國富民強的目標。

  我堅信,中國一定可以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超級強國,中華民族也一定可以成為世界上最有創造力的民族。

文章來源:http://scauaming.bokee.com/viewdiary.13908775.html
 

點擊排行
關閉 在線客服 USLawChina微信
掃一掃 諮詢更便利
跨國 搬家 遷廠 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