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美資訊
律師介紹
attorney join in
旅美資訊

美國節日
流覽次數:4159     添加時間:2009/2/24

 

國定假日 (Federal Public Holidays
01月01
元旦New Year's Day
01
---日 馬丁路德日Birthday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1月第三個星期一)
02
---日 華盛頓誕辰 Washington's Birthday (2月第三個星期一)
05
---日 陣亡將士紀念日 Memorial Day (5月最後一個星期一)
07月04
美國獨立日 Independence Day
09
---日 勞動節 labor Day (9月第一個星期一)
1O
---日 哥倫布紀念日 Columbus Day (十月第二個星期一)
11月11
退伍軍人節 Veterans Day
11
---日 感恩節 Thanksgiving Day11月的第三個星期四)
12月25
聖誕節 Christmas day

所有州還慶祝一些其它的節日,重要者如下

02月12
林肯誕辰 Lincoln's Birthday
02月18
華盛頓誕辰 Washington's Birthday
04
--- 耶稣受難日Good Friday

其它美國節日

02月14
聖瓦倫丁節---情人節 Saint Valentine's Day
03月17
聖帕特裏克節 Saint Patrick's Day
04月01
愚人節 Fool's Day
04
---日 複活節 Easter(一般指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
05
---日 植樹節(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
05
---日 母親節 Mother's Day(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06
---日 父親節 Father's Day(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10月31
萬聖節 Halloween
11
---日 選舉日 Election Day(十一月第一個之後的星期二)

美國主要節日介紹
1.
情人節
  每年214日,是西方傳統的聖瓦倫丁節,又稱“情人節”。它具有悠久的曆史。古羅馬時代的牧神節,就是一個情侶們的節日。是日男女青年可以歡聚一堂。姑娘們把表達愛情的祝辭放在簽筒裏,小夥子依次抽簽,抽到哪位姑娘的祝辭,那位姑娘就成為他的戀人。
  基督教興起,教會對牧神節風俗很不以為然。但由于這個節日受到青年人的偏愛,所以仍然延續了下來。到公元7世紀,教會領袖希望把這節日同基督教聯系在一起,于是他們用基督教殉教者瓦倫丁的名字為這個節日重新命名,並把日期由原來的215改為214
  翻閱早期基督教殉教史,可以找到三個叫瓦倫丁的殉教者,其中一個是公元3世紀的主教。當時羅馬皇帝認為已婚男子都不願離家當兵,即使上了戰場也不會成為一個好兵,因此發布了一道禁止結婚的法令瓦倫丁對此十分憂慮,他違背皇帝的旨意,秘密地為青年人舉行婚禮,因此遭到監禁,于公元271214日死于獄中。
  經過幾個世紀的漫長歲月,瓦倫丁節的慶祝方式發生了不少變化。在16世紀的英國,瓦倫丁節的風俗十分奇特有趣。隨著新大陸的開發,英國移民又把這一極富有浪漫色彩的節日帶到了北美,逐漸成為美國人喜愛的節日之一。
  在美國,瓦倫丁節已不僅是青年人的節日。親人朋友之間,不論年齡大小,都可以互送小禮品以表達感情,增進友誼。美國有不少商店專門出售這類禮品。如裝飾成心形的高級巧克力糖盒,或者系著紅緞帶的郁金香花束等。至于各式各樣飾有花邊、灑上香水的情人卡,更是比比皆是。
    瓦倫丁節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愛情和友誼的歡樂節日。

2.
愚人節
  每年41日,是西方也是美國的民間傳統節日——愚人節。愚人節起源于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裏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1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1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41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1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愚人節時,人們常常組織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把房間裝飾一新。典型的傳統做法是布置假環境,可以把房間布置得像過聖誕節一樣.也可以布置得像過新年一樣,待客人來時,則祝賀他們“聖誕快樂”或“新年快樂”,令人感到別致有趣。
  41的魚宴。也是別開生面的。參加魚宴的請帖,通常是用紙板做成的彩色小魚。餐桌用綠、白兩色裝飾起來.中間放上魚缸和小巧玲珑的釣魚竿,每個釣竿上系一條綠色飄帶,挂著送給客人的禮物——或是一個精巧的賽璐珞魚,或是一個裝滿糖果的魚籃子。不言而喻,魚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魚做成的。
  在愚人節的聚會上,還有一種做假菜的風俗。有人曾經描述過一個典型的愚人節菜譜:先是一道“色拉”,莴苣葉上撒滿了綠胡椒,但是把葉子揭開後,才發現下面原來是牡蛎雞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實下面是甜面包屑和鮮蘑;此後上的菜還有用蟹肉作偽裝的燒雞和埋藏在西紅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飯後,客人還可以從丸藥盒裏取食糖果。
  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有的人把細線拴著的錢包丟在大街上,自己在暗處拉著線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撿起錢包,他們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錢包拽走。還有人把磚頭放在破帽子下面擱在馬路當中,然後等著看誰來了會踢它。小孩們會告訴父母說自己的書包破了個洞,或者臉上有個黑點.等大人俯身來看時,他們就一邊喊著“四月傻瓜”。一邊笑著跑開去。總之,每逢愚人節這一天,動物園和水族館還會接到不少打給菲什()先生成萊昂(獅子)先生的電話,常常惹得工作人員掐斷電話線,以便減少麻煩。
  如今的愚人節在美國已主要是淘氣的男孩子們的節日了。

3.
複活節
  複活節是基督教紀念耶稣複活的一個宗教節日。每年春分過去,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就是複活。早年在基督教會中對複活節的日期曾經有過爭議, 引起一時混亂,直到公元325年,教士會議才決定整個教會統一在一天慶祝複活節。
  複活節有不少傳統的慶祝活動,蛋就是複活節最典型的象征。古時人們常把蛋視為多子多孫和複活的象征.因為它孕育著新的生命。後來基督教徒又賦予蛋以新的涵義,認為它是耶稣墓的象征,未來的生命就是從其中掙脫而出世。複活節人們常把蛋染成紅色,代表耶稣受難時流的鮮血,同時也象征複活後的快樂。還有一種古老的習俗,是把煮熟的彩蛋送給街頭的孩子們做遊戲。他們把彩蛋從山坡上滾下:誰的蛋最後破,誰就獲得勝利。全部彩蛋都歸他所有。美國白宮每年也玩這種遊戲,只不過是把蛋放在草坪上滾動而已。
  兔子也是複活節的象征。因為兔子繁殖力很強,所以人們也把它視為新生命的表現者。人們常常繪聲繪色地給孩子們講複活節彩蛋是兔子下的,並把彩蛋放在花園裏,讓孩子們玩找蛋遊戲。
  現在每逢複活節.美國大小糖果店總要出售用巧克力制成的複活節小兔和彩蛋。這些彩蛋小的和雞蛋差不多,大的競有甜瓜那么大,孩子們吃起來津津有味。送給親戚朋友,也不失為上佳禮品。
  複活節的傳統食品是肉食,主要有羊肉和火腿。它們都具有一定的涵義。據《聖經》說:上帝要考驗亞伯拉罕,讓他把獨生子以撤獻出來作為祭品。亞伯拉罕果真照辦,當他舉刀要殺以撤時,上帝命天使及時阻止了他。這時,亞伯拉罕正好發現一只公羊,便用它代替了自己的兒子作祭品。因此用羊祭祀也是過節的一個老傳統,人們在複活節時一定要吃羊肉。至于吃火腿,據說是英國人遺俗,以示對猶太人禁止肉食這一規矩的蔑視。後來此風便被英國移民帶到美國。

4.
母親節
  規定一個專門的日子來表達人們對母親的尊敬,並不是現代的發明,而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習俗。古希臘人曾在樹林或山洞中舉行儀式,對女神——神的母親頂禮膜拜。到古羅馬時,這些活動的規模就變得更大,慶祝盛況往往持續達三天之久。當然,古時人們對女神的崇拜只不過是一種迷信,它同今天人們對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
  美國的母親節,始于19075月。要求訂立母親節這一倡儀是費城安娜?M,賈維斯提出的。她曾親自在教室中安排儀式,組織活動,同時要求前來參加者胸前要佩戴白色的石竹花。這一活動,曾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和興趣。翌年,便有更多的教堂紛紛組織同樣的活動;人們還一致決定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從此母親節便在美國成了一個公認的正式節日。
  1911年,慶祝母親節的活動已經開展得非常廣泛,不僅席卷美國的每一個州,而且連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的一些國家也都開始慶祝這個節日。美國人還把宣傳母親節的傳單用十種不同文字印發到各國去,以便擴大影響。此後幾年中,慶祝母親節運動的熱潮有增無已。1912年,美國專門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19135月,美國眾議院一致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和聯邦政府的一切官員一律在母親節佩戴白色石竹花。1914年,美國國會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並要求總統發布宣言,號召政府官員在所有的公共建築物上懸挂國旗。緊接著,威爾遜總統昭告全國公民也在自己的住宅上挂國旗以表達人們對美國全體母親的熱愛和尊敬。此後美國總統每年都要發表一篇內容相同的宣言。

在胸前佩戴石竹花,顏色是有講究的。那些母親已經去世的人仍然佩戴白色石竹花,而母親健在的人則佩戴紅色石竹花。這一天,人們總要想方設法使母親愉快地度過節日,感謝和補償她們一年的辛勤勞動。最普通的方式是向母親贈送母親節卡片和禮物。節日裏,每個母親都會滿懷喜悅的心情,接受孩子們和丈夫贈送的玫瑰花或其他花束、糖果、書和紀念品,特別是當她們收到小孩子們自己動手制作的上面用蠟筆稚氣地寫著“媽媽,我愛你”的字樣的卡片時,更會感到格外自豪和欣慰。但最珍貴、最優厚的禮物還是把她們從日常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輕松地休息一整天。這一天,許多家庭都由丈夫和孩子們把全部家務活包下來,母親不必做飯,不必洗盤子刷碗,也不必洗衣服。不少家庭還有侍候母親在床上吃早飯的慣例。

5.
父親節
  人們在慶祝母親節的同時,並沒有忘記父親的功績。1909年就開始有人建議確定父親節。據說第一個提出這種建議的是華盛頓的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母親早亡,其父獨自一人承擔起撫養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們全部培養成人。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親養育之恩,准備為他舉行慶祝活動,同時,想到所有的父親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于是給當地一家教士協會寫信,建議把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父親節。該協會將建議提交會員討論,獲得了通過。19106月,人們便在此慶祝了第一個父親節。當時,凡是父親已故的人都佩戴一朵白玫瑰,父親在世的人則佩戴紅玫瑰。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但是開始時父親節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有的地方用蒲公英作為父親節的象征,有的地方則用襯有一片綠葉的白丁香作為父親節的象征。直到19346月,美國國會才統一規定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父親節。
  今天父親節的慶祝方式和母親節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也許只是父親們喜愛的禮物不是糖果而是雪茄。

6.
萬聖節
  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前夜,即每年的1031夜晚,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當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他們有的披上漆黑的長衫,騎著“魔帚”,扮作女巫;有的裹上白床單裝鬼;有的戴上畫有骷髅旗的帽子扮成海盜。不少孩子手中還提有一盞“傑克燈”。這種燈的樣子非常可愛,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後在瓜中插上一支小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可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
  收拾停當後,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傑克燈”,在月光照耀下來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某個成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門上的拉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于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當夜色消逝時,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回到家裏。
  但在美國,即使是孩子們的節日,也難免染上一些陰暗的色彩。有些壞人把針、刀片放在給孩子們的糖袋裏,弄得孩子們的小手鮮血直流。甚至有人把毒藥放在糖果裏殘害兒童。底特律市就曾有一個五歲的孩子因吃下藏有海洛因毒品的糖果不治身死。這種事故的頻繁發生,給萬聖節前夜添上了一層恐怖的氣氛。因此,許多人主張取締這種討糖討錢的風俗,以免兒童們受害。
  美國也有不少學校和家庭為了保護兒童和對他們加以引導,在萬聖節前夜為他們組織豐富多彩的晚會和娛樂活動。孩子們總是興致勃勃地參加。他們自己動手布置會場,裝飾環境。然後,裝扮成女巫和海盜在朦胧的桔黃色燈光下。表演各種節目或做遊戲玩。萬聖節前夜最流行的遊戲是“咬蘋果”。遊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裏,然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更有意義的是,美國兒童曾開展過大規模活動。把自己在萬聖節前夜得到的錢捐獻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委托它轉交給各國需要援助的小朋友。這些捐款用來援助了120個國家的兒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因此榮獲1965年諾貝爾和平獎。

7.
感恩節
  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是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獨創的—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因此美國人提起感恩節總是倍感親切。
  感恩節的由來,要一直追溯到美國曆史的發端。16209月,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滿載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離港啟航。在漫無邊際的大洋中,漂泊了整整65天,經曆了狂風巨浪的種種折磨,方才在馬薩諸塞州科德角頂的普洛文斯敦港靠岸。接著,“五月花”號按計劃繼續南行,打算在弗吉尼亞的詹姆斯敦靠岸,但因航行誤差,他們來到了普利茅斯附近。在那裏,由于對地形和環境茫無所知,他們十分謹慎地讓大部分入仍然留在船上,只派一批精明強幹的人出外探測地形。1個月後,他們終于發現了普利茅斯港口,並且意外地在這裏找到了一個優良的漁港。這裏有幾塊已經收獲過的玉米田,有清亮的淡水小溪,還有十分宜于築壘設防的山丘,但空無一人。原來這裏是一個印第安人的村落、不久前天花流行。奪去了全體村民的生命。幾天後,“五月花”號就渡過科德角灣,在普利茅斯港抛錨上岸。這裏成為英國移民在美洲的第二塊永久居留地。後來他們把登岸的一塊大礁石命名為普利茅斯石。
  到了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們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在寒冷無比的冬季,他們自己搭蓋的簡陋房屋難以抵禦風雪,糧食也不足,再加上繁重的勞動和傳染病的侵襲,待到冬天結束,活下來的移民只有50來人了。
  開春時節,普利茅斯村的移民結識了一位名叫斯?昆圖的印第安人。斯?昆圖對移民們十分友好。不久,他巴自己部落的酋長馬薩索德介紹給移民。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熱情地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馬薩索德不僅給移民帶來禮物,還特地派本部落的人教會移民們怎樣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蠶豆。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終于獲得了豐收。
  移民們在歡慶豐收的日子裏,按照宗教傳統習俗,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並決定為感謝印第安朋友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來歡慶節日。印第安人欣然接受了邀請,並且提前送來了5只鹿,表示他們的友好情誼。這就是感恩節的由來。
  在第一個感恩節的這一天,馬薩索德酋長帶領90名印第安人 來到普利茅斯村,和移民們歡聚一堂,他們在黎明時鳴放禮炮,然後列隊走進一間用作教堂的屋子,舉行宗教儀式,虔誠地向上帝表達謝意。接著,他們點起篝火。開始舉行盛大宴會。大家酒足飯飽,興猶未盡,第二天和第三天又舉行了摔跤、賽跑、唱歌、跳舞等各項活動。第一個感恩節的慶祝活動非常成功,其中許多慶祝方式和內容,流傳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最初移民們不同意確立固定的感恩節日期。他們認為“慶祝儀式應該是對上帝意旨的反應”。所以第二年,即1622年,由于收 成欠佳,他們又同印第安入之間發生了一些矛盾,人們便沒有舉行 慶祝感恩節活動。到1623年春,州長又命令將當年620日定為感恩節。自此以後,感恩節日期便不固定,由各州州長或州議會臨時確定。直到美國獨立後,感恩節才成為全國性的節日。
  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就職聲明中規定:17891126 星期四為第一個全國統一慶祝的感恩節。他指出,這一天應是祈禱和感謝上帝的日子,各派宗教都要慶祝這個節日,以鼓勵人們共同繼承祖先的精神。盡管如此,感恩節日期仍然很長時間未能固定,因為有些州不願放棄自主權,認為規定感恩節日期是各州自己的權力。
  有些人認為,最終將感恩節定為全國性節日的功勞應該歸功于一個名叫薩拉?J.黑爾的婦女。她是當時一家婦女雜志的創 始人和編輯,曾在該雜志上發表文章,並給林肯總統寫信要求正式將感恩節定為全國性節日。林肯總統采納了她的建議,于1863年 發表聲明,再次將11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從此曆屆總統都按此行事,成了慣例。只有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曾在1939年宣布將感恩節日期改在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即提前了一個星期,目的是把感恩節和聖誕節之間的距離拉遠一點,以便鼓勵人民節日購買。但是傳統的習慣勢力很大,1941年美國國會又 把感恩節的日期改回到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
  每逢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常。城鄉市鎮到處舉行化裝遊行、戲劇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學校和商店也都按規定放假休息。孩子們還模仿當年印第安人的模樣穿上離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當天教堂裏的人也格外多,按習俗人們在這裏都要做感恩祈禱。美國入從小就習慣獨立生活,勞燕分飛。各奔東西。而在感恩節。他們總是力爭從天南海北歸來,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雞,暢談往事,這怎不使人感到分外親切、溫暖。
  同時,好客的美國人也忘不掉這一天邀請好友、單身漢或遠離家鄉的人共度佳節。從18世紀起,美國就開始出現一種給貧窮人家送一籃子食物的風俗。當時有一群年輕婦女想在一年中選一天 專門做善事,認為選定感恩節是最恰當不過的。所以感恩節一到,她們就裝上滿清一籃食物親自送到窮人家。這件事遠近傳聞,不久就有許多人學著她們的樣子做起來。
值得—提的是。感恩節的食品極富傳統色彩。每逢感恩節,美國人必有肥嫩的火雞可吃。火雞是感恩節的傳統主菜。它原是棲息于北美洲的野禽,後經人們大批飼養,成為美味家禽,每只可重達四五十磅。現在仍有些地方設有豬場,專供人們在感恩節前射獵,有興趣的人到豬場花些錢,就能親自打上幾只野火雞回家。使節日更富有情趣。
  火雞的吃法也有一定講究。它需要整只烤出,雞皮烤成深棕色,肚子裏還要塞上許多拌好的食物,如碎面包等。端上桌後,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給大家。然後由各人自己澆上鹵汁,灑上鹽,味道十分鮮美。
感恩節的食物除火雞外,還有紅莓苔子果醬、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餅、自己烘烤的面包及各種蔬菜和水果等。這些東西都是感恩節的傳統食品。
  感恩節餐桌的布置也很有特色。主婦們不是照往常一樣擺放鮮花,而是擺放水果和蔬菜。中間還常常放上一個大南瓜,周圍堆放些蘋果、玉米和幹果。有時人們還把蘋果或南瓜掏空,中間放滿去殼的于果或者點燃蠟燭。平時,女主人可以在飯後把客人讓到客廳裏,但在感恩節卻不這樣做。感恩節的聚餐是甜美的,每個人都願意在飯桌旁多呆一會兒,他們一邊吃一邊愉快地回憶往事,直到最後一根蠟燭燃盡。
  感恩節宴會後,有些家庭還常常做些傳統遊戲。第一次感恩節,人們進行了跳舞、比賽等許多娛樂活動,其中有些一直流傳至今。有種遊戲叫蔓越桔競賽,是把一個裝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競賽者圍坐在周圍,每人發給針線一份。比賽一開始,他們先穿針線,然後把蔓越桔一個個串起來,3分鍾一到,誰串得最長,誰就得獎。至于穿得最慢的人,大家還開玩笑地發給他一個最差獎。
  還有一種玉米遊戲也很古老。據說這是為了紀念當年在糧食匮乏的情況下發給每個移民五個玉米而流傳下來的。遊戲時。人們把五個玉米藏在屋裏,由大家分頭去找,找到玉米的五個人參加比賽,其他人在一旁觀看。比賽開始,五個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剝在一個碗裏,誰先剝完誰得獎,然後由沒有參加比賽的人圍在碗旁邊猜裏面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數量最接近的獎勵爆玉米花。<BR< p>

人們最喜愛的遊戲要算南瓜賽跑了。比賽者用一把小勺推著南瓜跑,規則是絕對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終點者獲獎。比賽用的勺子越小,遊戲就越有意思,常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除去這些活動外,有些家庭在節日裏驅車到鄉間去郊遊,或是坐飛機出去旅行,特別是當年移民們安家落戶的地方——普利茅斯港更是遊客們向往的所在。在那裏,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號仿制的船和普利茅斯石,還可以花幾個小時在移民村裏參觀。移民村是仿照當年的樣子建成的。參觀時,還有專門人員扮成請教徒同遊客們談天,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多少年來,慶祝感恩節的習俗代代相傳,很少發生變化。而且無論是在岩石嶙峋的西部海岸,還是在美麗富饒的夏威夷島,人們幾乎都在以同樣的方式歡度感恩節。它是不論何種信仰、何種民族的美國人都要慶祝的傳統節日。

8.
聖誕節
  聖誕節是美國最大最熱鬧的節日。每年1225日,全國便沈浸在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中。
聖誕節原是基督徒為慶賀耶稣誕辰而定的一個節日。但耶稣究竟是哪一天誕生,誰也無從知曉。聖誕節是公元354年由羅馬主教教會規定的。但近幾十年,聖誕節已不再只是宗教的節日了,而逐漸社會化,成為政府規定的公眾假期。
  據《聖經》中說,在基督出生前,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有旨意下來,叫天下人都報名上冊。因此大家都要回到老家,按照本族本家登記注冊。聖母馬利亞的丈夫約瑟本是猶太大衛家的人,于是他們離開拿撒勒城,回到伯利恒居住。可是當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城中的客店已全都客滿,無處安身,只好暫時棲息在馬棚裏。入夜,耶稣降生在馬棚中,這裏連塊幹淨的地方也找不到,聖母馬利亞不得已只好把耶稣放在馬槽裏。這天夜裏,天使光臨到伯利恒郊外,向守護羊群的牧人報告了這一喜訊。與此同時,東方有三位賢土發現天上有一顆新星,他們在這顆星的指引下來到伯利恒,找到了耶稣和他的母親馬利亞,並送上許多黃金和乳香等珍責禮品。今天聖誕節的許多風俗都來源于《聖經》中的這段傳說。
  根據耶稣誕生在夜裏這種說法。聖誕節的慶祝活動也從1224日夜間開始,半夜時分達到最高潮。這一夜就被稱為聖誕夜。
  聖誕夜是一個狂歡的夜晚。美國人常常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他們有的聚在酒館、舞廳、俱樂部中盡情歡樂;有的全家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後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共敘天倫之樂;那些虔誠的信徒們則在燈火通明的天主教堂裏,參加紀念耶稣誕生的午夜禮拜,有些人還在家中擺起“聖誕馬槽”。所謂“聖誕馬槽”,就是用紙搭一個小洞,上撤白粉象征皚皚白雪,洞中放上自制馬槽,槽裏擺上耶稣像,有時旁邊還擺上約瑟和馬利亞的像。洞前點燃蠟燭,供上鮮花。“聖誕馬槽”既可用來贊美上帝,也可供親友們觀賞。但在聖誕夜裏,最有趣的活動還要數“報佳音”。它象征天使在伯利恒郊外向牧羊人報告基督降生的喜訊。當深夜來臨,教堂裏的唱詩班就挨家挨戶地來到教徒家門前齊聲唱起聖誕頌歌。于是這家人就要走出門來熱烈地應酬他們,加入歌唱。唱罷,主人把大家邀入屋中,以茶點招待。說笑一番後,唱詩班就再到別人家去唱。這時,主人一家也往往隨同前去。“報佳音”的隊伍就愈來愈大,他們一家家地唱下去,歡樂的氣氛有增無減,常常持續到天明。
  待到聖誕節黎明時,熟人們相見,都要親切地互致問候。但他們不是像往常那樣說聲“早安”,而是說“聖誕快樂”。確實,聖誕節這一天,人們個個興高采烈,家家戶戶、大街小巷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
  提到聖誕節,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裝飾得琳琅滿目的聖誕樹。聖誕樹的來曆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據說它最早出現在德國,到了1830年前後,裝扮聖誕樹的風俗才由德國移民們帶到美國的東部沿岸地區。從此,聖誕樹也成為美國人過聖誕節所必不可少的裝飾。但聖誕樹的來曆,還有許多美好的傳說。有一個是說,在一個大雪紛飛的聖誕夜裏,有個窮孩子無家可歸,又冷又餓。但他幸運地遇到一位善良的農民,將他帶回家中,讓他在爐火旁度過了一個愉快的聖誕夜。滿心感激的孩子臨行前折了一段杉樹枝插在地上,杉樹枝立刻就變成一株小杉樹。孩子對農民祝福說:“從今後,年年此日禮物將挂滿枝頭,留下這棵美麗的杉樹,報答您的善心。”諸如此類的傳說,更為聖誕樹增添了美麗的色彩。
  每逢聖誕節,人們便要在小杉樹或小松樹上挂滿禮物、彩花和彩燈(傳統習慣是挂蠟燭,後來為了避免失火,就用彩燈取而代之),樹頂還裝上一顆大星。最初這些裝飾品都是具有象征意義的,樹上的蠟燭象征耶稣是世界的光明,樹頂上的大星則代表耶稣降生後將三位東方賢士引到伯利恒的那顆星。當彩燈點亮後,聖誕樹光華四射,分外迷人。這時大人們會站在一旁欣賞聖誕樹,孩子們更是手舞足蹈,甚至手拉手地圍著聖誕樹跳起歡快的舞蹈。有時做遊戲,一家人蒙上眼睛,輪流到聖誕樹前摸彩,取得自己的禮物。
  在聖誕節裏,除去聖誕樹是必備之物外,人們還忘不了和藹可親的聖誕老人。在公共場所、賀年片上到處部有聖誕老人的形象。有時在家裏也由一人扮成聖誕老人,為大家分發禮物。在人們的想象中,聖誕老人留著一臉銀白色的胡須,身穿一件鑲有白毛皮邊的紅外套。他那一副總是樂呵呵的樣子,真不知為聖誕節增添了多少歡樂的氣氛。
  相傳聖誕老人是當年小亞細亞米拉城的主教聖尼古拉斯的化身。他為人仁慈,樂善好施,生前做過許多好事。他死後,人們十分懷念他,把他稱為愛護兒童之神。他的故事在歐美已經傳為神話。據說,有一次他曾經偷偷把三袋金子送給一個窮人的三個女兒做嫁妝,當他悄悄地把金子從煙囪口扔進去時,有一袋恰巧掉進晾在壁爐上的一只長統襪子裏。于是在長統襪子中裝進禮物送給兒童的習俗便流傳下來了。直到今天,天真的孩子們還總是在聖誕節前夜鄭重其事地把長統襪挂在壁爐上,滿懷希望地等待聖誕老人像傳說中所講的那樣,從北方雪國乘坐八匹馴鹿拉的雪橇前來把禮物送給他們。聖誕老人在孩子們心中真是既親切又神秘。美國不少大百貨公司為了拉生意,在聖誕節期間專門雇傭身高體胖的人裝扮成聖誕老人,在店中同顧客所攜帶的兒童拍照並散發糖果,可謂生財有道。
  聖誕節用冬青和槲寄生點綴環境,是西方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美國人常常用冬青樹枝編成花環挂在大門上,或是將幾枝冬青擺放在餐桌上。據說綠色可以驅邪,而冬青那紅豔豔的果實、綠油油的葉子,在寒冬臘月裏確實使入感到一股春天的氣息。比冬青更勝一籌的是槲寄生,按照傳統習俗,聖誕節時,凡是女子站在槲寄生下面,任何人都可以去親吻她。屆時,美國許多家庭都要在室內門框或天花板上懸挂一束椒寄生。那些頑皮的男孩子,常常故意把女孩子引到椒寄生下面,理直氣壯地親吻她一下。
  為聖誕節添姿增色的還有美味聖誕蛋糕。人們常常把聖誕蛋糕做得新奇漂亮。上面用奶油或果醬澆“聖誕快樂”的字樣,四周插上特制的聖誕蠟燭。蠟燭形狀小巧,只有三四寸長,但用料精致,五顏六色,有的還做成螺旋形。點燃之後,由主人吹熄,然後大家分吃蛋糕。人們有時還在蛋糕裏放進三粒豆子,以此代表聖經故事中的三個東方賢土,誰吃著豆子誰就當上了“三王”,令人感到十分有趣。
  聖誕節中包含了這樣多的傳說和有趣的風俗,無怪乎它是美國人向往的一個熱鬧非凡的節日。可以說從感恩節過後的第二天,美國人就開始為聖誕節大忙特忙起來。每家商店都是人流滾滾,商人們要鼓起如簧之舌,推銷他們的各種貨物,普通入也願意趁此機會棄舊更新。據粗略估計,美國商店在聖誕節期間的商品銷售額占全年的四分之一。有的商店甚至占到二分之一。就拿聖誕卡片來說,處處堆積如山,形形色色,花花綠綠,親戚、朋友、同窗、同事之間都要寄上一張,弄得各郵局雖增加不少臨時工,但仍然忙得不可開交。
  聖誕節在美國是如此受人重視,人們恐怕很難想象,他們的祖先曾經禁止過聖誕節。當年英國清教徒受盡英國國教的迫害,千裏迢迢來到新大陸,他們對英國國教的倒行逆施,深惡痛絕,以至發展到凡是國教所實行的,他們都加以反對,因此便對聖誕節的慶祝也嚴加禁止。他們規定,凡移民有人膽敢慶祝聖誕節者,必須罰款。這條禁令一直到19世紀德國及愛爾蘭移民大量移入美國後才逐漸解除。今天聖誕節已成為美國人民最喜愛的節日之一,這段往事,也已成為一件曆史趣聞了。

文章來源:http://www.uctrip.com/info/show.asp?id=28&page=1

 

 

 

點擊排行
關閉 在線客服 USLawChina微信
掃一掃 諮詢更便利
跨國 搬家 遷廠 貨運